2023-02-14 14:26:33
01
霍启刚一家又来发糖了。
10月4日重阳节。
霍启刚带娃出门游玩,还在社交平台上晒出照片。
照片里,三个孩子手牵手。虽未露正脸,光看背影也觉得可爱。
整个国庆期间,霍启刚几乎把时间都用来陪伴家人。
都说豪门一入深如海,他俩却是个特例。
别的豪门夫妇,流连名媛派对,出席豪华宴席。
豪车、游艇、奢侈品,更是不离手。
纸醉金迷。
奢靡铺张。
霍启刚和郭晶晶是另一个极端。
身为香港的顶级富豪家族,他们实在“画风清奇”。
平时通勤坐公交、搭地铁。
去路边摊给孩子挑选衣服。
在菜市场买菜,熟练地讨价还价。
一家人去农家乐吃饭,吃得津津有味。
他们被港媒评为最接地气的夫妇。
行事低调,生活简约。
看不出一丁点豪门的做派。
媒体拍到霍启刚最多的,也不是出席任何社交场所。
而是带娃。
比如,带孩子去排队买快餐。
接送孩子上下学。
带孩子去户外骑行。
网友看了纷纷感叹:
这就是豪门和贵族的区别。
02
所谓的豪门富养,我们并不少见。
比如李湘。
把王诗龄送进了英国最难进的女校,接受最顶尖的精英教育。
据说,这所学校,每学期的学费高达12万。
比如黄圣依。
因为喜欢儿子喜欢滑雪,于是专门为他建了一座滑雪场。
最夸张的属吴佩慈。
真的把女儿养成了迪士尼在逃公主。
每天住在城堡里,拥有自己的度假村。
还凡尔赛地配文:“我女儿一心一意想穿上她最漂亮的公主装,邀请她同学去她的度假村玩,她说因为比迪士尼的城堡更漂亮。”
这些所谓的富养,手笔一个比一个壕,阵仗一个比一个大。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豪门父母做不到的。
相比之下,霍启刚的教育方式,太普通,太寒酸,也太对不起他的身家。
但他们的行为,也是最令人称赞的。
他用行动告诉大家,顶尖的物质享受,不等于顶尖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他从不缺席孩子的成长。
别的超级富豪,满世界各地飞,聚少离多是常事。
霍启刚不是。
他极其恋家。
平时周末,基本都在家。
要是没应酬,晚上都会回家吃饭。
甚至有时候,应酬中只有一个小时的空闲,也会回家看看孩子。
他说:“大家工作都忙,但不能以忙为借口就忽视了家庭。”
“不能说,我没时间陪你,就给你买个礼物带回家,我觉得这种价值观不对。”
他始终把陪伴放在第一位。
事无巨细。
亲力亲为。
竭尽全力,不缺席孩子的每一刻成长。
放假时,他会带孩子去开拓眼界。
图书馆、博物馆、太空馆……处处都有他们的足迹。
有时去田地里插秧,体验劳动的乐趣。
还会用奖励的方式,教授孩子劳动的价值。
有时则会宅在家,陪孩子画画、练书法。
只要孩子没睡,就会陪孩子阅读。
疫情期间,隔离在家,孩子没地方发泄精力。
别的父母可能会头疼。
但霍启刚反而觉得,这样的时光来之不易。
他总能把每一分钟,都变成育儿小课堂。
带着儿子一起研究厨艺。
他说:“好不好吃不重要,重点是从头到尾完成一个任务,和妈妈妹妹一起分享!”
过年时,全家人更是一起北上,去到郭晶晶的老家。
包饺子。
贴春联。
封红包。
“要带小朋友感受一下,跟香港不一样的过年气氛。”
孩子开学了,他还会亲自去文具店,给孩子挑选文具。
他不光关注孩子的学习,也关注孩子的身心。
有一次,霍启刚曾陪着大儿子一起跑马拉松。
那时候,儿子只有三岁多。
因为担心路程太长,孩子吃不消,霍启刚一直在旁边劝:“你悠着点,别太勉强。”
反倒是儿子,展现出了惊人的意志:“不行,我停下来会输的。”
望子成龙,不是霍启刚教育的最终目的。
他更看重过程。
也更关注孩子在成长中的感受。
在这样的教育下,几个孩子成长得优秀又明亮。
大儿子霍中曦多才多艺。
会滑雪、击剑、书法、钢琴......最擅长的是大提琴。
年仅八岁,就在大型音乐会上演奏。一气呵成,气定神闲。
也参加过多场击剑比赛,成绩傲然。
两个女儿也同样出色。
学芭蕾,学滑冰。兴趣广泛,才艺精湛。
孩子们的优秀,自然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尤其是父亲的参与和示范。
但这些,都不是霍启刚做得最好的。
他做得最好的示范,是爱妻子。
03
众所周知,霍启刚是郭晶晶的粉丝。
起初,他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在郭晶晶身边刷脸熟。
她去比赛。
他就千里迢迢去现场观赛。
她出席活动。
他就假借合影之名,跟她套近乎。
但这类的故事,我们都见过太多。豪门公子哥的爱情故事,传奇常有,佳话鲜少。犹如泡沫,华而不实。
霍启刚却打破了人们的预判。
时至今日,婚后多年,他们依然恩爱如初。
每周至少一起看一次电影,这是他们的约会保留项目。
也会一起逛超市。
郭晶晶不喜欢去米其林餐厅,他就常常带她去吃路边摊。
每次谈到这,就合不拢嘴。
爱意几乎溢出屏幕:
“她最讨厌去什么米其林餐厅,最喜欢就是给她一根拍黄瓜就开心了。”
郭晶晶喜欢看韩剧,他会陪着一起追剧。
为了迁就郭晶晶,他作出了许多改变。
每年大年初三,都会回郭晶晶的老家。
家里的口味,也变了。
作为香港人,从前他很少吃饺子。
现在却是每年离不开饺子,日常离不开北方菜。
每次包饺子,家里总是欢声不绝。
有了孩子后,霍启刚用更多的爱与温柔,去照顾郭晶晶。
郭晶晶刚生产完,身体正是最虚弱的时候,霍启刚肩负起奶爸的职责。
“因为喂母乳,所以要多点汤水。”
为了这句话,他每天早起,出门上班前,雷打不动地煲汤。
晚上回家后,也常常亲自做饭。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超级富豪的日常生活。
你可能会问,堂堂一个霍家,难道没保姆吗?
当然有。
但霍启刚仍不想假手于人。
自己做的食物,亲力亲为的照料,意义自然是不同的。
他要给予郭晶晶,最真诚的爱。
不只爱她,更全力支持她的事业。
退役后,郭晶晶开启了一个新身份:裁判。
2021年,东京奥运会,她受邀担任跳水项目的裁判员。
由于疫情原因,霍启刚无法陪同前往。
临别前,他比谁都紧张。竟然为郭晶晶屯了整整一箱洗手液。
还自嘲“司机阿霍”,为郭晶晶东奔西走,打包行李。
出发当天,他还要送孩子们去上兴趣班。
即便时间如此紧凑,依然坚持亲自送郭晶晶去机场。
不能去现场助威,他就在微博打call。
在家跟孩子一起守直播。
逮到郭晶晶的镜头时,还不忘拍照炫耀:“看,这是我老婆!”
网友纷纷调侃:“别人是在看跳水,霍启刚是在裁判席找老婆。”
这般如胶似漆,不是作秀。
他打从心底里认为,这是身为丈夫,应尽之事。
更是身为父亲,应做的表率。
因为,真正聪明的男人会懂得,妈妈才是一个家庭的核心。
妈妈压抑愁苦,整个家庭必然问题不断。
只有妈妈快乐,家庭氛围才能良性发展。
04
心理学研究发现,爸爸怎么爱妈妈,孩子就会怎么爱他人,爱世界。
霍启刚对郭晶晶的爱,犹如春风细雨。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滋润着孩子们的灵魂。
孩子们在霍启刚的引领下,一点点学习如何付出。
母亲节时,他们一起去花店,为郭晶晶选花。
买花还不够,还要一起做巧克力蛋糕。
也因为霍启刚对郭晶晶的欣赏,孩子们也由衷地欣赏妈妈。
继而爱上体育。
一家人凑一起看奥运会,看得热血沸腾。
别看孩子年纪小,谈论起体育倒是挺专业的。
霍启刚忍不住感叹:“儿子给我当讲解,心头暖暖的。”
体育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击剑、滑板、长跑……孩子们通通不在话下。
这验证了一句话:
言传身教,永远比说教更管用。
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在孩子心底种下一颗种子。
它无声地发芽,开花,长出枝叶。最终成为孩子的根基。
所以——
什么都别说,去做。
想要孩子上进,那就努力成为他的榜样。
想要孩子成长顺利,就不要缺席他的童年。
想要孩子充满快乐,内心健康有爱,就好好爱你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