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冠后遗症研究:后遗症复诊临床50%的人半年未恢复,出现糖尿病+器官功能失常

2023-01-18 12:35:56

合金网兜

专业分析传送器:

至今对新冠后遗症最详实的全球数据分析←10月10日,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了疫情以来对长新冠最全面、最详实的分析。

新冠疫情依旧肆虐全球,针对新冠的研究也是越来越多了。而近日,一位微博博主关注了台湾的新冠后遗症。

全文如下:

台湾新冠后遗症的情况。

台湾已经很直白的科普了。

图1,长新冠后遗症已快成为民众的日常,容易重复感染,每遭感染伤害身体一次,就有更多机会患后遗症。

(为什么会成为日常呢?不都是轻症吗?当然是如欧美科学家所说,轻症与无症状也会发后遗症……只有轻症与无症状发展LC,才会成为日常。)

图2,临床上将近一半,半年内未恢复。有的发展出了糖尿病,可能会出现器官功能失常的疾病。

图3,台湾今年3月份,启动新冠康复者医疗计划,截至9月6日,有4489人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今年基本上都是奥密克戎,所以,这些基本上,都是奥密克戎后遗症患者。

0-10岁,后遗症占比5.41%;11-20岁,后遗症占比2.43%;21-30岁,后遗症占比13.68%;31-40岁,后遗症占比22.41%;41-50岁,后遗症占比21.27%;51-60岁,后遗症占比13.95%;61-70岁,后遗症占比9.67%;71-80岁,后遗症占比6.57%;81-90岁,后遗症占比3.32%;91岁以上,后遗症占比1.29%。

奥密克戎后遗症,基本涵盖了全年龄段,一个都不跑。

图4图5,台湾桃园,已经有9家医院开了「长新冠整合性门诊」。

图6,儿童新冠后遗症门诊开放挂号。

其实,我并不排斥有人持共存的想法,防疫确实辛苦,确实会出现厌烦心理。

我反对的是一些反科学的观点。

包括但不限于,什么新冠是感冒,什么奥密克戎没有后遗症,什么后遗症都是个例。

你想共存就算了,你还反科学,否认客观事实存在的longcovid,这都是什么反智行为。

为了和病毒共存,掩耳盗铃,掩盖对健康的伤害,好歹做个人,有点良心,就不应掩盖后遗症带来的长远健康风险。

你不说危害,只宣扬共存了啥都能变好,那是骗子,是传销。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义县信息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