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的,通过观察,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 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梯形面积的(相等)。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十下底)x高 2,用字母表示是( )。
温馨提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上底和下底和相等,高也相等的两个梯形面积相等。
三年级数学
三年级上册数学
五年级数学题100道
对学生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要求是,两分钟正确计算3~4题,笔算两位数和三位数加、减法的要求是,每分钟正确计算2~3题。
全单元编排七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1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例2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例3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练习六
主要练习口算(续表)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4笔算两、三位数加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加法的验算例5笔算连续进位的加法练习七
主要练习加法笔算例6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法则,减法的验算例7笔算隔位退位减法练习八
着重练习连续退位减和隔位退位减单元复习整理并练习全单元教学的主要知识从上表可以看到:本单元先教学口算,后教学笔算。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接着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是比较顺的。在教学口算时,不安排笔算的练习,能减少笔算对口算的干扰。学生口算能力强了,对笔算也有好处。
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衡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角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16、用一副三角尺可以画出15°、30°、45°、60°、75°、90°、105°、120°、135°、150°、180°的角。
公顷( )和平方千米( )。
测量和计量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测量和计量大面积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千米= 1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温馨提示: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除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本单元还要口算几十加几十得一百几十以及相应的减法,几百加几百得一千几百以及相应的减法。这些口算可以应用于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学习三位数加、减法的逻辑前提。这些内容教材安排在练习六里通过第7题进行教学。
教材十分注意帮助学生化解学习难点。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连续进位的加法和隔位退位的减法更加困难。为此,教材通过内容的编排分散难点。用两道例题教学加法笔算,前一道例题侧重于计算法则,只涉及一般的进位。后一道例题集中解决难点,专门教学连续进位。同样,笔算减法也安排两道例题,前一道例题教学减法的计算法则和验算,只涉及一般的退位,后一个例题着重教学隔位退位的方法。
相并关系与相差关系的一步计算实际问题已经在一年级教学了,本单元没有一步问题的新授内容。编排一些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可以重温学过的数量关系,并初步学习如何确定解题思路,这能为三年级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些铺垫。
《乘法》知识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计算时,位数多的数在上,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去乘三位数,乘得的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十位数上的数字去乘三位数,乘得的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第四单元《运算律》知识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①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同级运算时,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②既有乘除,又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③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运算规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或(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