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凶手”?各国众说纷纭

2022-09-30 13:28:02

途虎养车

  据英国天空新闻网最新消息,瑞典海岸警卫队发现“北溪”天然气管道第四处泄漏点。

  当地时间9月26日,瑞典测量站在“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的水域探测到两次强烈的水下爆炸。

  9月27日,丹麦能源署证实,26日丹麦附近水域的“北溪-2”管道发现一个泄漏点,之后“北溪-1”管道又发现两个泄漏点,分别位于丹麦和瑞典附近水域。目前,瑞典和丹麦海事当局已在事发地点周围建立了5海里的安全区。

  俄罗斯已立案调查

  9月28日,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院表示,该院已就涉嫌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刑事立案,俄联邦安全局据此展开初步调查。

  俄联邦总检察院当日发表声明表示,该机构针对“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遭破坏事件已采取措施。不晚于9月26日,在伯恩霍尔姆岛地区发生了蓄意破坏沿波罗的海海底铺设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行为,对俄罗斯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俄联邦安全局侦查部门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俄总检察院提供的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相关的涉嫌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刑事案件展开初步调查。

  俄外交部:“北溪”管道泄漏点位于美控制区域

  9月29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的地点,位于美国情报机构所控制的区域。

  扎哈罗娃质问!拜登曾称“北溪2号”将被终结

  9月28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美国总统拜登应就美国是否对“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实施了威胁做出回应。

  她称,美国长期以来一直竭力破坏欧洲能源合作,为此做了一切可能和不可能的事情。美国首要目的是给自身创造竞争优势,向欧洲提供美国的资源,更重要的目标是把欧洲撕成碎片,让欧洲大陆重返各国无法相互达成共识的时代,无法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她还在社交媒体上针对拜登此前言论质问道,“2022年2月7日,拜登称,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北溪2号’将被终结。‘我向你们承诺,我们能做到。’”

  “美国总统拜登有义务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当‘北溪1号’和‘北溪2号’三条线路被报告出现紧急情况时,美国是否实施了它的威胁。”

  白宫:不是“终结”,是“不会允许”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9月28日,白宫新闻秘书让-皮埃尔当地时间试图“解释”拜登的这番言论,但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反驳了美方的辩解。

  根据白宫同日发布的记者会实录,有记者提到,俄方28日称,拜登必须就美国是否在本月25日和26日就“终结”“北溪”管道项目采取了相关行动给出明确答复。

  对此,让-皮埃尔对记者表示:“请听着,总统当时说的是,不会允许‘北溪-2’投入运行,并且我们会跟德国在这方面进行合作。他是对的,因为德国在2月份采取措施将其(‘北溪-2’管道项目)冻结(freeze)了,这一点大家都进行了报道。这就是总统当时所说的。”

  9月28日,扎哈罗娃也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发帖进行回应。她先是复述了让-皮埃尔上述“解释”言论,随后接着写道:“‘不允许运行’和‘终结’之间有很大的区别,而美国总统当时说的就是后者。”

  俄否认制造“北溪”管道泄漏事故

  9月28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指责俄罗斯是“北溪”事件幕后黑手的一系列无端揣测是愚蠢荒谬的,俄方将坚持要求俄气公司参与相关调查工作。

  他称,“北溪-2”管道的两条支线已注入天然气并准备好输气,但价格高昂的天然气现在泄漏,这不符合俄方利益。

  佩斯科夫说:“我们从中受益了吗?没有,我们失去了一条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路线。”他指出,美国供应商则通过向欧洲兜售液化天然气获得高额利润,这些企业想趁机捞取更多收益。

  俄副外长格鲁什科同日表示,如欧洲国家提出请求,俄方有意考虑对“北溪”事件进行联合调查,但目前俄方暂未收到类似信息。

  布林肯: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据路透社报道,事故发生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与印度外长苏杰生联合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表示,“有初步报告表明这(天然气管道泄漏)可能是袭击或某种破坏的结果,但这都是初步报告,我们还没有证实,但如果得到证实,那显然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路透社称,白宫表示,美国已准备好为进行调查的欧洲伙伴提供支持。布林肯补充称,他认为泄漏不会对欧洲的能源供给产生重大影响,并且他表示华盛顿正在努力解决欧洲长期和短期的能源安全问题。

  波兰:可能标志着乌克兰局势升级

  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则表示,泄漏事件是一种“破坏行为”,“可能标志着乌克兰局势的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波兰前外长西科尔斯基的态度则十分微妙。他在社交媒体上仅发了一张“北溪”管道所在水域发生水下爆炸后的海面图,并配文称“谢谢你,美国。”

  欧盟多国已展开调查

  当地时间9月27日晚,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根据丹麦相关机构的综合评估,“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并非“事故”而是“蓄意破坏”。

  9月28日,瑞典安全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瑞典方面对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的调查目前已转移到该国安全部门。声明同时指出,不排除“外国势力”是事件幕后黑手。

  而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则表示,泄漏是对基础设施的有针对性的攻击造成的,德方认为“泄漏不是由自然事件或物质疲劳引起的”。

  9月28日,丹麦警方称,已对事件展开调查,并正与瑞典、德国警方合作。

  联合国安理会将于30日举行紧急会议

  当地时间9月28日,俄罗斯驻联合国副代表波利扬斯基表示,联合国安理会将于莫斯科时间30日22时举行关于北溪管道遭破坏的紧急会议。

  “北溪”何时能修复?

  泄漏事故发生后,“北溪”管道何时能被修复?对此,各方说法不一。

  9月28日,据德新社柏林报道,“北溪”天然气管道一线的运营方说,在对受损情况进行评估后,修复泄漏管道是一个可行选择。

  北溪天然气管道二线公司发言人乌尔里希·利塞克说,“目前没有人能确定那里的情况”,但“管道的结构完整性肯定受到了严重破坏”。

  报道指出,对北溪天然气管道二线公司来说,对该管道的勘探或维修可能会很困难,因为该公司自今年年初以来一直受到美国的制裁。

  另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9月28日,德国《每日镜报》援引政府人士的话称,“北溪”天然气管线遭到的可能蓄意的破坏,或许给管线造成了无法修复的损坏。

  德国官员警告称,如果不能迅速修复被毁管线,太多含盐海水会流入位于波罗的海海底的管道,不可逆地腐蚀它们。

  而丹麦方面同日则表示,出于“安全考虑”,最快也要一周或两周后才能开始调查。

(文章来源:中宏网)

文章来源:中宏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义县信息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