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4 08:35:46
日本军机上喷涂“见敌必坠”可还行
俄乌冲突爆发后,时不时就有惊掉人眼球的事情爆出来,这不,最近又冒出来一件事,西方媒体在乌军的炮弹上,发现了一些汉字!于是纷纷如获至宝,你中国不是说中立吗?怎么开始也向乌克兰提供炮弹了?中国显然也是一脸懵,我没有啊,等到仔细研究一番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中国炮弹,而是日本炮弹!
乌军炮弹上发现汉字
也许西方记者也要一脸懵了,这上面明明是汉字,为啥不是中国炮弹?其实从一点就能看出来:炮弹上是汉字不假,但是汉字也是分简体汉字和繁体汉字的,这个炮弹上的字明显是繁体汉字嘛!
炮弹上的汉字
那么,炮弹会不会是台湾地区提供给乌克兰的呢?还真有可能,毕竟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台湾地区疯狂蹭热点,不仅参与制裁俄罗斯(它能制裁个啥?),还表态向乌克兰捐赠1亿新台币。
这下子台湾当局也吓坏了,赶忙说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啊,说弹药的批号明显与台湾地区的编码方式不同。
弹药编码方式不同
那就奇怪了,不是大陆,不是台湾地区,那会是谁呢?炮弹上一个字暴露了这批炮弹的真实来源:粍。
乌军炮弹上有“粍”字
炮弹上面有“60粍”的字样,意思是口径60毫米。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大陆的炮弹,单位是“毫米”,台湾省呢?用的是“公厘”,只有日本的炮弹,采用“粍”。
台湾省标注单位是公厘
知道了是日本炮弹,那问题就更大了!日本是啥国家?战败国啊!战后日本有个《武器出口三原则》和《关于武器出口问题的决议》,不向社会主义阵营出售武器;不向联合国实施武器禁运的国家出售武器;不向正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国际争端的当事国出售武器,后来干脆全面禁止武器出口。
央视截图
不能出口,日本军工企业只能服务本国仅20多万人的自卫队,这也导致采购量极为有限,这使得日本企业生产的武器装备,价格能比美国同类产品高出数倍。
那么日本炮弹出现在乌克兰,是不是意味着日本违反了武器出口三原则呢?可能也并不是,因为现在的日本炮弹,已经基本上用的都是假名,或者假名与汉字混合使用,这种全用汉字的炮弹,很可能是很久之前生产的。
网络图
那么这些日本炮弹是如何出现在乌克兰的呢?有几个可能,一是可能是美军向日本军工厂订购的炮弹,看过电影《军火贩》的都知道美军的弹药是向外招标的,只要你能联系到货源而且价格便宜,就能中标,这批弹药可能是日本军工厂为美军生产的(向美军提供武器不受武器出口禁令限制),美军没有用完,由于时间久了,顺手就给了乌克兰。
乌军已经获得了很多美援武器
二是可能是日本自卫队使用,但为了支持乌克兰作战,这批弹药作为军事援助被移交给了乌克兰,如果是这样,就说明日本突破了武器出口三原则,非常值得警惕。
那么,为什么这批炮弹还印着这么多汉字呢?找一些现代的日本的报纸就会发现,除了标题,很多字我们已经不认识了,而翻翻二战时期的日本报纸,我们居然连蒙带猜看得懂,这是为什么呢?
二战时期的日本报纸
这和日本文字的诞生有关系,日本语本来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后来随着学习中国文化,日本人开始直接拿汉字来用,后来日本赴唐朝留学生吉备真备根据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发明了片假名。后来日本人又根据汉字草书的偏旁部首发明了平假名。
平假名和片假名
平假名和片假名有什么用呢?其实是给日本汉字“注音”用的,类似于中国的拼音,这样念着这些平假名和片假名,就能明白这些读音对应的是什么汉字,比如我们现在读到yyds,就会明白意思是“永远的神”一样。
发展到现代,日本日文书写系统有一部分是日本人当初直接从中国引入的汉字,一部分是根据汉字偏旁创造的假名,此外日文中还引入了一部分罗马字(由拉丁字母演化而来的日文)。
但是,随着19世纪中国衰落,日本崛起,日本开始在“脱亚入欧”的思想影响下,把汉字视为落后事物,开始逐渐减少汉字用量,而统统用注音来代替,1946年11月日本政府颁布了收录1850个字的《当用汉字表》,用来限制汉字使用。
这种情况一多,日文中汉字就很少了,就会出现四五十年代的日本报纸我们还能看懂,那时候的日本炮弹上的字也能看懂,但现在日本报纸和武器说明书,我们已经基本上看不懂的情况了。
虽然汉字炮弹事件是个乌龙,不过最近,还真有中国网友在乌克兰的炮弹上写下了汉字,这是因为乌克兰一个一个小伙子Anton开展了一项业务,炮弹写字!
网络图
炮弹写字并不稀罕,无论是在二战、越战还是伊拉克战争中,都有炮弹导弹写字的先例,但乌克兰搞出了新玩法:付费写字!
炮弹导弹写字
只需捐赠40美元,乌克兰士兵就会在炮弹的侧面写下你定制的文字,你将收到一张带有你个性签名的炮弹照片。
这件事并不是乌军组织,而是一个NGO搞出来的,Anton负责收费,然后在一个类似于滴滴打车的APP中发布任务,前线乌军接单,在发射间隙写上字就能挣一笔钱,写得多了甚至比工资还高,简直太香了。
炮弹导弹写字
这件事被一个中国网友看到了,他想到了之前玩的一个论坛,动不动就被管理员“陈八尺”关闭版块,所以论坛上产生了一个口号“天诛八尺”,这次他把这句话写在了炮弹上,但没想到乌克兰人还带了个节奏,在下面加了个标签StandwithUkraine(和乌克兰站在一起),相当于蹭热点给乌克兰做了一波宣传。
炮弹导弹写字
显然,西方媒体炒作“汉字炮弹”,明显就是针对俄罗斯和中国的离间计,哪怕看过几期军武次位面的文章,也能看得出来这是假消息了,是不是?
延伸阅读
稳中求胜!俄乌炮战的这些启示,将使得中国的火炮出口迎来井喷?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备受关注的俄乌双方的冲突来说,就是在北顿涅斯克地区双方展开的火炮攻防战了。首先,对于进攻方的俄军而言,此次在北顿地区展开的火炮攻防战俄军相对具备装备优势,尤其是俄军在此方面还具备很多苏联时期的“库存”型装备,这就使得俄军至少在装备数量以及火力上占优的。
的确,现在乌军主要使用的火炮是美军援助的M777型火炮,而且由于美国援助的数量有限,导致乌军在此种火炮“交互轰炸”的攻防战中根本无法取得相关优势。因此,我们现在也能看出来,目前乌军就是在乌东地区处于节节败退的状态,照这个状态发展下去,俄军很有可能就会达到自身在经过调整后的战略目标。
当前在北顿地区展开的火炮攻防战中,俄军占据的优势较为明显,和乌军现在节节败退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这种打法的弊端也很明显,就是推进速度极为缓慢,俄军的作战真实状态恐怕就是如此,毕竟他们首先需要考虑用火炮“清除”掉在目标区域驻守乌军的有生力量,并让乌军在目标区域修筑的防御工事失去其作用,保障己方火炮部队在进行完“地毯式轰炸后”,俄军派出的地面部队才能以较小的战损控制目标区域。
所以,这种“步步为营”的作战方式确实有悖于现代战争中的“速胜”理论,不过这种战法确实能够让进攻方以一种“稳定”的状态达成其作战的战略目标,其结果是有预见性的,而且整体战争发展态势便于把控。毕竟从现在俄乌双方目前的交战态势来看,乌军在乌东地区全面败退估计就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和之前俄军采用大批量坦克部队展开纵深式突击的效果不同,虽说目前俄军采用的火炮远程轰炸的进攻速率明显慢了下来,但是其作战整体的发展态势让俄军最终得以掌控,并能以一种稳定的状态达成作战目标
因此,对于一些作战实力本就不强而且军费相对有限的国家来说,这种能够在战争中“可预见性”制胜的打法无疑是非常具备吸引力了,而且相比于价格高昂的精确制导型武器在战争中海量消耗产生的“天文数字”般的花费,俄军用这种普通火炮弹药消耗产生的费用和前者相比,俄军显然是将性价比做到了极致。
由此可见,在未来,在国际军贸市场中,火炮类武器估计就会变得更为抢手一些了,这对于我国的王牌出口陆战武器之一的PLZ-45型自行火炮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机遇,毕竟在此之前,无论是科威特还是沙特,这两个国家都是以营为单位购买了我国的PLZ-45型自行火炮,其使用的口碑还是相对不错的。
不光是中东国家购买了PLZ-45,诸如在北非地区的阿尔及利亚,也同样购买了我军的PLZ-45型自行火炮
毕竟作为一款履带式火炮,PLZ-45具备155毫米的口径,其火力首先就不逊色于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其他同类型产品,其次,PLZ-45单发炮弹的火药装填量为8.6公斤,爆炸威力是强于西方同类型产品的,况且,PIL-45最大能有50公里射程,这个射程也比西方同类型产品的射程要更远。
而且,相对于俄军在此次俄乌冲突中大量使用的无制导型火炮弹药,PLZ-45自行火炮由于采用了数据化的信息传输系统,它是可以发射制导型炮弹对敌军展开较为精准的火力打击的,而且,在一个营级PLZ-45打击群中,同样也包括弹道定位的雷达系统以及附带的指挥通讯系统,这就让其具备了在较远位置锁定敌军位置的能力。
相较于西方国家同类型产品,PLZ-45型自行火炮的威力更大,射程更远,更适合进行远程火力覆盖
不难看出,对于一些缺乏此方面能力的国家来说,购买整个PLZ-45作战编制是这些国家能够快速获得陆对陆精确打击能力的一个重要捷径,毕竟相对于传统无制导型火炮那种开火了就凭借命中概率来摧毁敌军阵地的火炮,PLZ-45型自行火炮可以做到以一种点对点的攻击姿态来命中敌军的目标,它的打击效率相对更高。
届时,如果购买PLZ-45的国家在未来需要展开一些攻坚型的军事行动,只要定位相对准确,他们完全可以凭借PLZ-45精准火力覆盖的优势“拔除”掉敌军的火力据点,然后再让己方地面部队进驻目标区域打扫战场,这完全是当前俄军目前在北顿地区展开的炮火交互战的“升级版本”。当然,PLZ-45的进攻速率也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不只是PLZ-45自行火炮,未来像我国拥有的PCL-181型车载火炮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同样,对于我军现在普遍装备的各种型号的“卡车炮”而言,它在未来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毕竟类似我军PLC-181型车载火炮,这类总体结构相对简单的卡车炮还具备总体结构相对简单,机动性强势的优点。对于一些需要陆上机动的运动战来说,这类“卡车炮”可能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对敌人展开换位式的多维度打击,其本身的出口前景和我们的PLZ-45自行火炮一样,也是较为广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