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子客票创新与进步不妨多些期待

2022-07-07 15:37:01

品牌推广策划 http://www.tui1s.com/cehua/

  随着普速铁路电子客票系统一次性整体切换成功,标志着普速铁路电子客票顺利实施,覆盖京广、京沪、京九、陇海等普速铁路路网干线和运输繁忙线路,共涉及1300多个车站。此次推广实施后,全国铁路共有2400多个车站实行电子客票,将覆盖95%以上的铁路出行人群。

  电子客票作为“无纸化”车票,是指旅客的购买记录保留的订座系统内,旅客不用领取纸制客票。它的功能与纸票一样,只是用身份证和手机扫码代替了原本的有形票证。从第一代纸质车票到第二代磁介质车票再到第三代无纸化电子客票,火车票的更新换代,见证着铁路的快速发展。

  电子客票满足旅客快速化、便捷化的出行需求。不同于传统车票集铁路旅客承运合同凭证、乘车凭证、报销凭证等功能于一体,电子客票将原纸质车票承载的这三个凭证功能分离,实现运输合同凭证电子化、乘车凭证无纸化、报销凭证按需提供。出行方面,进出站检票凭证,由过去的“身份证件+车票”,简化为持有效身份证件实现“一证通行”,实名制核验、检票、验票更加便捷,闸机检票速度提高3倍左右,检票平均速度由3.8秒/人缩短至1.3秒/人,极大提升了进出站效率,节约了旅客出行的时间成本,而且能够有效防范丢失车票、购买假票等风险。

  电子客票科技改变生活方式,电子客票的优势显而易见。疫情防控期间,电子客票自助退改签、无接触进出站、网上办理返岗务工团体票等优势得到充分体现。火车票从“有”到“无”一字之差,顺应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不过,“电子客票”全面上线,并不意味着和纸质车票“说再见”,需要报销的乘客仍可选择购买纸质车票出行。

  作为未来美好出行的大趋势,一张纸质车票的制作虽不用花费多少资源,但全国各地每天需打印的纸质车票数量数不胜数。同时也为社会节约了相应资源。如果按照平均每人一年购票5次的情况来算,全国每年会有70亿张火车票出售,而每张票大约0.005千克,一年下来仅用纸就要35000吨,还不算打印票据的碳粉、染料等。可见电子客票的全覆盖将为社会大大节约物力资源,益处颇多。

  对于铁路行业来说,也不仅仅实现乘客体验方面的价值,对于客运服务行业的服务效率来说,也可提效降本。全面深化电子客票应用,推广全流程自主化服务,符合行业发展标准,提升旅客服务质量和出行效率,特别是能够加快假节日客流高峰期中转效率。在经营成本方面,降低纸质票据成本,此外,通过客票无纸化手段,加强乘客出行体验,也极大提升服务口碑。

  当然,电子客票利用既有的技术和业务储备在铁路全面推广应用,也是提升铁路智能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将有力促进铁路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为民众的美好出行提速提质,电子客票服务应该细致入微、综合便民,让所有受众都能感受到便利。不必讳言,“电子客票”试点扩容的节奏力度、细节安排及老年群体的适应滞后,是需要审慎评估的。面对这一群体,铁路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提醒,在车站安排专人引导,提供购票指南。另一方面,必须在购票方式上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源头解决问题,推动服务改革再加速。

  无形的车票,有形的服务。无纸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写了人们的出行速度,提升了出行体验,也映照出铁路的长足进步。从纸质车票的更迭到消失,是顺应时代的进步与市场的需求,但更是铁路部门“人民铁路为人民”初心的一种映射,从某种角度来看,电子客票的广泛应用,体现的是科技服务民生的情怀,正中的是民意“靶心”。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义县信息社版权所有